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
 
 

《细讲弟子规》第03集课程复讲

张玲学长

  
1.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育对个人及社会有何益处? 
    现前,我们面对高科技的文明社会,虽然物质水平都提升了,具有极高的日常物质供需享受和便利,可是我们冷静观察,现今社会人们的内在精神并没有提升,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就是由于现代人从小没有接受过德教。
    一旦开始学习圣贤教诲,孩子的生命就会开始发现变化。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待其长大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和优秀品性须在幼小时培养。父母应该在子女幼小时,让他接受圣贤教育,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和定力,更晓以因果道德,敦伦尽分之理;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气已成,难以修正,悔之晚矣。
    从小读圣贤书的孩子,他长大造福社会,他的智能会与日俱增,一个有道德和学问的人,他就会为社会造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为大家做出榜样,做到治国平天下;如果人人都有仁慈之心,念念有仁慈,那幺整个国家将繁荣稳定走向大同。
   
2.一个人的仁慈之心要从哪里开始培养? 
     一个人的仁慈之心要从孝道开始培养,《孝经》里面有一句话说到,「不爱其亲」,不爱他的父母,「而爱他人者」,而去爱护他人,这个叫「悖德」,这是违背一个人的德行,这是不可能出现的。孝对一个人很重要,当一个人没有学到孝道,他有一个态度不能形成,他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没有办法形成。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於自己的父母,怀胎的辛劳,生育、养育、教育的付出。父母要摈除“小孩子很小,什么也不懂”的观念,这样是在害孩子;小朋友也努力养成好习惯,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就必有一颗善良仁慈之心,有了这份仁慈之心,就可以帮助许许多多的需要帮助的人。 
    培养仁慈之心,不仅对孩子,大人们也需培养。 「爱」,是宇宙共同的语言,在水结晶的试验里,用各国的「爱」贴在水杯外,水都会结出美丽的结晶来。因此这颗爱心,是最美丽的心,能长养天地的和气,带给我们祥和。我们何不从小培养孩子这美丽的仁慈之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也让他们更和谐地与自然界和睦相处呢?

3.如何理解“立志”的重要性?如何做到“为往圣继绝学”?
   学习首重立志,所谓「学贵立志」。要先立定志向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去驱使我们不断的进步成长。我们现在要学中国文化,要学圣贤的学问,我们也不要很担心说我现在才开始学来不来得及!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一句我们就做一句。很多人说等我学好了再来教孩子,等我学好了再来帮助别人,等我们学好了,来不来得及?来不及。有了远大的志向,我们就会更加精进,克服懒惰的思想,不会被暂时的困难吓到,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我们的一言一行就会很谨慎,以圣贤为榜样在家立志做好父母,在单位做好领导和同事,在社会上要做个好公民,这样我们的道德和学问就会逐渐提升,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想做到为往圣继绝学,自己要开始修身,我们要承先启后,要承先就必须要好好学习,当我们坐在这里一起学习的时候,我们的态度非常的认真、努力,就已经在给身旁的人证明我们志立对了,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4.何谓“学贵力行”? 
   学习除了立志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叫“学贵力行”。那些向着目标坚定前行的人必然是先深刻的体会到了目标的真正含义,才会如此执着的、积极的、主动的一步一步的执行下去。没有发自内心的意愿,那目标就是苍白的。
    学习不是知道了背会了就算学会了,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和表面上,学了以后我们要去做,把我们所学的应用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才能够得到受用。如果只学,不肯去力行,不肯照做,只学到一些名词、术语、概念,那么增长的只是浮华。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把弟子规的每一句落实在生活中,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观照自己,发现错误就要下决心改正,言行一致,解行相应,在生活中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别人树立榜样,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返回  

 
 

弟子规线装书

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